对于教育培训行业来说,教学数据的统计与分析非常重要。
教育机构依赖教学过程数据来评估教学效果和学员学习情况,以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服务。而在某些场景下(如开展保过班等对学员有学习时长要求的场景),精准的学习数据更是必不可少。
近期,为了让校长们能够更好地运营网校,EduSoho对平台的数据采集、数据统计等规则进行了全局调整,从用户和教学内容两个维度着手,让网校的学习数据更全面、更精准、更可靠!快来跟小阔一起看看吧~
过去,EduSoho已经为运营者们提供了“课程学习时长”、“用户学习时长”等数据,然而许多老师仍存在这样的困惑:
●“用户学习时长”是根据什么来判定的?它能代表学员的真实学习时间吗?
●“课程学习时长”又是如何计算的?它的数据能否更加细致?
为此,EduSoho就对整个平台的数据进行了重新梳理,并为“用户/课程”数据提供了全新的条目。
顾名思义,是将学习时长累计叠加而来的。
例如:
●「课程管理」中的累加学习时长,则是所选课程下产生的所有学习时长累加。
●「用户管理」中的累加学习时长,即为筛选条件内,用户在网校产生的所有学习时长累加。(即改版前的“用户学习时长”数据)
与累加相对应的,即是EduSoho首次提出的“去重”。
它是将同一时间段内,在不同端口、不同课时内所产生的重复学习时长去掉,再叠加而来的。
例如:
小阔早上8:00起床,同时用电脑和手机打开网校,并点开了一门《A课程》学习到了9:00。
此时网校中所记录的累加学习时长为2小时,而去重学习时长则为1小时。
从这里相信细心地校长们已经发现了,EduSoho通过本次升级,首次从“学员”和“课程”两个角度,为网校提供了更精准的学习数据。
● 从“学员”角度:EduSoho将精准的“去重”的数据提炼了出来,它以每人/每天仅有24小时作为准则,让机构可以了解到学员的真实学习时间。
● 从“课程”角度:EduSoho首次为网校提供了单门课程在网校内被学习的完整数据,让运营者能够更直观的识别课程热度。
如此一来,校长们不仅能够有效避免陷入大数据时代的浮夸陷阱,还可以更精准的对网校运营策略和课程进行优化哦~
那么,EduSoho究竟是如何进行“去重”的?
运营者们又能够如何应用呢?
跟小阔接着往下看吧~
场景
在某些网校中,学员为了冲击排行、获取奖励,很可能会使用多个浏览器或多个终端,同时打开不同的学习任务进行刷课。
对策
此时运营者们就可以前往EduSoho管理后台,进入「系统-课程设置-课时多开配置」,一键设置为“不允许”多开学习即可。
▲ 网校侧设置页面
▲ 学员侧提示页面
除此之外,EduSoho还提供了详细的「禁止多开效果」配置项,方便校长们根据网校的运营策略灵活调整。
● 以视频、音频、图文等课程类型为主的网校可以选择“后踢前”策略,方便用户进行终端切换。
● 以作业、考试、直播等课程类型为主的网校则可以选择“前踢后”策略,避免造成学习中断。
场景
为了刷满学时,完成规定任务,学员还可能将课程后台挂机,或是在上课的同时切换窗口发邮件、聊天、看视频。
对策
此时运营者们可以前往EduSoho管理后台「系统-课程设置-视频课时学习配置」,调整配置项,对学员的“非专注学习”行为进行干预。
▲ 网校侧设置页面
▲ 学员侧提示页面
不仅如此,由于视频课程的特殊性,网校还可以通过学习行为的差别,对学员的“有效学习时长”进行自由定义。
比如以视频的实际播放时长作为统计维度,就可以更有效的防止学员挂机作弊哦~
场景
想要将网校运营好,数据分析必然是少不了的。不论是运营者、老师还是学员,都希望能从网校的后台获得直观的学习数据,帮助其优化教学服务,提升学习效果。
对策
EduSoho本次对学习数据的调整升级,涵盖了PC、APP、H5三大终端,并且覆盖全部12种学习任务,能够有效保证网校学习数据的完整性、准确性。
▲单门课程数据示例
另外,EduSoho还为运营者们提供了更精细化、更多维度的数据报表,只需一键导出,即可轻松获取,省时省力。
▲ 全新「课程统计」列表
▲ 全新「用户数据统计」列表
怎么样,以上这些场景是不是你的网校正面临的问题呢?
目前,EduSoho全站数据升级正在进行之中,12月10日将会正式发布上线,届时校长们只需将EduSoho教培版升级至V20.4.6版本即可体验。